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预防百日咳,“咳”不容缓---百日咳防控科普
时间:2024-10-17 15:01:18,点击:0

百日咳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长等特点,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通常病程可长达2-3个月,因此称其为百日咳。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机体抵抗力较差,易受到病菌侵袭引发疾病,其中百日咳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百日咳发病呈明显增高趋势。那么你知道百日咳该如何预防吗?

一、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咳嗽是主要症状表现,且咳嗽终末会伴随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特征。百日咳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带菌者,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7至14天,有些情况可达21天,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至出现症状后2至3周内传染性最强。

二、百日咳的临床表现

通常情况下,百日咳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有所差异,对于卡他期而言,患者主要会出现流涕、打喷嚏以及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该时期症状表现无特异性,与普通感冒相比差别不大。同时该时期通常无发热表现,但排菌量达高峰,传染性极强,时间可持续1-2周。对于痉咳期而言,患者则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且会伴随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相比于白天,夜晚的咳嗽程度更强,且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会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在此期间患儿反复咳嗽,病情迁延不愈,会对家长造成较大压力。同时,患者咳嗽严重,受咳嗽影响,会出现呕吐情况。对于新生儿及6月龄以下婴儿来说,症状更加明显,其在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等情况,对小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对于青少年或者成年人而言,在发生百日咳疾病后,与小儿表现有所不同,通常不会表现出典型痉咳,而是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该阶段通常持续2-6周。到了疾病恢复期,患者的咳嗽症状仍持续发生,但是咳嗽强度有所缓解,且咳嗽发作次数逐渐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该阶段维持时间长达数周或数月。

三、百日咳如何治疗

由于百日咳属于传染性疾病,因此需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百日咳患儿呼吸道隔离应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天,若没有进行抗生素治疗,呼吸道隔离至起病后21天。对于百日咳的治疗方式,通常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对于一般治疗而言,需要从环境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病情恢复。对症治疗包括祛痰、平喘等,选择有效的药物,改善不适症状,在抗菌治疗上,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患者需要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擅自用药。另外,对于儿童而言,其体质不同,有寒热虚实之分,在疾病发展后期阶段,会分为气虚型和阴虚型。一些患儿的痰液呈现黏稠状,咳痰量较少,咳痰困难,可通过饮用梨水或者银耳水来改善,稀释痰液,促进排痰。还有些儿童痰液较多,易发生腹泻,可为其提供陈皮水等。在饮食上,需要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加强维生素及钙剂补充,若患者呼吸困难需要予以吸氧干预。

四、百日咳如何预防?

为保障儿童健康,避免受到百日咳疾病影响,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关键,其中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重要手段,在婴幼儿时期,具有较高的百日咳发病率,需要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3、4、5、18月龄),能大大降低病菌感染率,降低重病发生风险。百日咳通过自然感染康复或疫苗免疫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并不能持续终生,随着时间延长抗体的保护效果会衰减,因此还需从其他方面加以预防。当发现出现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程度剧烈等症状时需要引起注意,尽早就医,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另外,需要做好日常健康防护,对于百日咳高发人群,如幼儿、儿童、年老体弱者、孕妇等,在换季时需做好防护措施,在公共场所严格佩戴好口罩,若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在照护婴幼儿时需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与婴幼儿保持安全距离,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还要经常开窗通风、室内清洁消毒、勤洗手适当锻炼、清淡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幼托机构、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月子中心等重点场所应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作者:张玉  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办公室联系电话:(0832)3951825 邮箱:lccdc@lccdc.net 投诉邮箱:toushu@lccdc.net
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5 lccdc (CMS) lccd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隆昌市古湖街道康复西路二段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