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丙肝,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时间:2024-10-17 14:56:56,点击:0

生活中存在很多病毒,病毒会导致各类疾病发生,很多人由于自身抵抗力、免疫力较低,很不幸被病毒入侵机体,从而出现肝炎。其实肝炎也分很多种,像甲肝、乙肝、丙肝等属于肝炎常见的类型,其中以丙肝的传染率较高,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其他人的健康。可能你比较好奇,丙肝到底是个什么样疾病啊?有哪些临床症状呢?它又是怎么传染给别人的啊?别着急,带着这些问题,文章就一一给大家解答一下。

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丙肝),它是一种因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而引发的病毒性肝炎,又叫沉默的杀手,一旦感染,早期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太明显,所以很多人都会忽略,正因这一点,人们治疗不及时,从而演变为肝硬化、肝癌。

丙肝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暴露于HCV后,少数急性感染者能够自发清理HCV,病毒血症如果存在半年也没有清理掉,属于慢性感染。急性丙肝慢性化率较高,很容易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坏死、纤维化;约10%慢性丙肝患者会演变为肝硬化、肝癌,危及自身生命安全。患病早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异常症状,还会感觉身心俱疲,提不起精气神,整个人感觉病恹恹的,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发热、右上腹功能不适等症状。

HCV是怎么传染给别人的?

(1)输血、血制品传播。在很早之前,我国就已经开展抗-HCV筛查,而且也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但因为抗-HCV有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质量较差,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所以,无法完全筛查出HCV阳性者,输血量过多、血液透析时,可能会感染HCV。

(2)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播方式,在部分地区,由于静脉注射毒素,增加HCV传播率。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手术、牙科器械、内镜)没有经过严格消毒,还有侵入性操作、针刺等,都是经皮肤传播的常见路径。另外,共同使用一个剃须刀、牙刷或者纹身、穿耳环孔等,都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法。

(3)性传播。慢性丙肝在配偶中的传播率较低,约10%,而在有性乱行为的性病患者合并丙肝发生率较高,约20%。

(4)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会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较低,仅2%,如果母亲分娩时HCVRNA为阳性,传播的危险性略高。

(5)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路径不太明确,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同使用餐具、水杯、无皮肤破损、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传播HCV。

丙肝如何检测呢?

临床上,对于HCV的实验室检测有两种,一种是血清学检测、另外一种是核酸检测。血清学主要是检测HCV抗体,明确已经感染病毒的人员。如果抗-HCV阳性,需开展HCVRNA检测,血液HCVRNA检测结果为阳性,需参考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判断丙肝是急性还是慢性。

丙肝有哪些危害呢?

(1)容易重叠感染。多数患者容易同时感染乙肝、丙肝病毒,这种重叠感染的情况,比单纯感染某一种乙肝或者丙肝病毒的危害性更高,出现重症肝炎的概率较大,增加患者死亡率。

(2)容易演变为慢性或者肝癌。丙肝的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和乙肝进行比较,丙肝发展为肝癌的时间更快。

(3)皮肤并发症。慢性丙肝会引起患者出现各类皮肤病,如荨麻疹、冷球蛋白血症、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等,其中,冷球蛋白血症发生率较高。

(4)多数丙肝患者会伴随轻度、中度的肾功能不全。丙肝患者中,有部分患者以轻度、中度肾脏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血凝固性过高、高脂血症、维生素D缺乏等症状。

(5)内分泌疾病。丙肝引发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部分患者还会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比如甲减、甲亢、桥本氏病、抗甲状腺抗体升高等。

作者:李眉南 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
办公室联系电话:(0832)3951825 邮箱:lccdc@lccdc.net 投诉邮箱:toushu@lccdc.net
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5 lccdc (CMS) lccd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隆昌市古湖街道康复西路二段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