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主题 » 健康主题 |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
时间:2019-06-11 16:36:23,点击:0 |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振兴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其病原为多种肠道病毒。 二、哪些是易感人群?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三、传播途径是什么? 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隆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 |
【打印】【关闭】 |
上一篇: | |
下一篇: |